|
膩子粉常見的問題有哪些?膩子粉在使用時經常會遇到以下問題,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呢?有什么好的辦法嗎? 1.脫粉現象:施工完成及干透后,用手觸摸有掉粉現象 產生原因:①內墻膩子拋光時間掌握不好,表面已經干燥后再進行拋光處理就會脫粉;②外墻膩子粉,飾面時涂層比較薄,在夏天高溫下,水分揮發很快,面層未能足夠的水分進行固化,因而容易脫粉;③產品超過保質期,粘結力度大幅度下降;④產品儲存不當,吸潮后粘結力大幅度下降;⑤基層吸水率高,導致膩子干燥速度很快,沒有充足的水分進行固化。 解決方案:①內墻膩子面層拋光時要掌握適宜的拋光時間,拋光的好時期就是待膩子表面水印消失后,立即進行拋光;②外墻膩子表面干燥后,要進行適度打磨,并進行充分的淋水保養,一般保養分為兩次或兩次以上進行,效果會更好;③一定要在保質期內使用,如果超過保質期,需要進行試刮,經檢驗合格后,再行施工;④應存在在陰涼干燥處,并且保證包封完好;⑤夏天或高溫強風氣候條件下,在施刮膩子前盡量先用清水潤濕墻面,墻面表面無明水后即可批刮膩子。 2.脫層現象:膩子兩層之間或膩子和基底之間相互剝離 產生原因:①基底含有大量的脫模劑《比如廢機油、蠟乳液);②基底嚴重粉化,基底的硬度相較于膩子層硬度底;③基底過于干燥,含水率低,施工后基底吸水量過大;④底層膩子粉化嚴重,下層膩子太硬,干燥太快也會造成脫落;⑤兩層膩子之間施工間隔過長,一般 15 天以上,飾面層有時也會造成脫層;⑥施工后或施工當中膩子層被雨水或其它滲透水浸潤,造成膩子有效成分流失,也會脫落;⑦兩層膩子材料搭配不合理,脹縮比差異太大。 解決方案:①鏟除脫落層,重新選擇專用膩子批涂;②嚴重粉化的施工面,盡量用封閉底漆稀釋液進行封固,待干燥后,再進行相應的膩子層或其他施工。③膩子尤其是內墻膩子,盡可能縮短兩道膩子施工的間隔,但不可間隔時間太短,建議 6 小時以上; ④注意施工過程防護,在膩子施工過程中或施工后8 小時之內,膩子盡量不要被水浸潤;⑤膩子粉選用時,盡量咨詢廠家,他們會給您專業的指導建議。 3.變黃現象:指膩子施工完成后,不久即局部或全部呈現黃色。 產生原因:主要發生在室內舊墻面,舊墻膩子使用了大量的聚酷胺膠水,膠水老化分解,產生不飽和酸,不飽和酸與膩子中鈣離子反應,生成相應黃色的鈣鹽。 解決方法:①用環保膠水或封閉底漆滾涂兩遍,徹底干透后,再進行批刮內墻膩子;②全部采用音狀膩子施工,或用合板專用膩子進行施工。 4.起泡:施工過程中產生氣泡以及過一段時間后,膩子表面起泡。 產生原因:①基底過于粗糙,批涂速度過快;②一次性施工膩子層過厚,大于 2.0mm;③基層濕度過大,由于含有豐富的空隙,且膩子含水率高,因而不透氣,空氣被封閉在空隙空腔內,不能夠排出。④施工一段時間后,才在表面出現的爆裂起泡,主要是攪拌不均勻造成的,漿體中含有沒有溶解的粉狀顆粒,施工后,大量吸收水分,膨脹形成爆裂。 解決方案:①出現大面積起泡的墻面,用鏟刀直接鏟破氣泡,重新用膩子批刮起泡的面層②膩子一般在攪拌均勻后,靜置 10 分鐘左右后,然后再用電動攪拌機再次攪拌后施工,同時電動攪拌機選用低轉速高高功率型號。③施工第二道或者最后一道面層出現起泡現象,攪拌膩子加水適當減少,使得膩子含水率低些。④特別粗糙的墻面,一般底料盡可能選擇粗的膩子。⑤在溫度相對較高或者濕度相對較低的環境下,先盡可能用清水潤濕墻面,待墻體無明水之后,進行膩子層的批刮。 上述內容就是膩子粉在使用中可能出現的問題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,同時歡迎大家關注膩子粉廠家學習更多的涂料知識。 上一篇粉刷好的膩子粉應該如何驗收?下一篇膩子粉有沒有甲醛? |